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疾病的困扰,当我们遭受疾病的困扰时,我们会去医院看病。医院在为病人看病的时候,不可避免因为其他原因而产生了医疗事故,在我国,医疗事故分为过失和过错两种。那么,2022年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接下来就让武汉律师事务所小编为你来一一解答这样一个问题。
一、我国法律规定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
1、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
2、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是否存在主观故意。衡量医疗行为主体是否有过失,不能凭主观推断,而要靠认真、科学地判定。
3、医疗过失行为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后果,无论这一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已经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这一损害是患者到医疗机构寻求治疗时由医疗机构附加给患者的。因此,医疗机构有责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和防止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二、医疗过失行为责任划分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1、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3、卫生部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发生上列情形之一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以上就是武汉律师事务所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2022年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等等问题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是否存在主观故意。以上就是武汉律师事务所小编对该问题的解答,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关注武汉律师事务所。